学院新闻NEWS
首页 >> 正文

我院开展中外师生湖湘文化考察活动

12月17日下午,由我院和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组织,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刚果(布)、越南五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湘留学生代表、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的教授、专家团赴长沙望城区铜官窑开展中外师生湖湘文化考察活动。

师生们先后参观了铜官窑谭家坡陶瓷遗迹和陈家坪遗址、铜官窑陶瓷博物馆、铜官窑古镇文化园,观看了《天宠湖南》,并于剧后举行了“‘面向世界讲好湖湘故事’——《天宠湖南》专题研讨会”,探讨湖湘文化。

我院院长蔡颂、副院长沈敏,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绍峰,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岳凯华,湖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陈功,《天宠湖南》艺术总监、出品人之一杨吉红等出席研讨会。

“《天宠湖南》搭建了一座湖南沟通世界的‘心’桥,通过这座‘心’桥,让世界更懂湖南、更赞湖南、更爱湖南。”研讨会上,中外文化交流专家、我院院长蔡颂,用“搭建了湖南沟通世界的‘心’桥”,总结《天宠湖南》在国际交流中所展示的湖南文化形象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该剧对湖湘万年历史的系统梳理,运用文化+科技的创新表达,也让我校留学生代表莱孜扎、阿黎、谢依憓、高翔、黄小玉深受触动。

来自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莱孜扎认为,《天宠湖南》非常厚重,“展示了湖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深厚,让人感佩。”她吃过湖南的臭豆腐、参观过韶山毛主席故居,但《天宠湖南》让她第一次发现湖南历史文化悠远厚重且影响深远。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阿黎坦言,当听到剧中左宗棠说出 “我湖湘子弟有幸为国赴难、命许中华,实乃天之厚宠” ,湖南人骨子里所折射出的勇气和担当让她非常感动。

马来西亚留学生谢依憓表示,《天宠湖南》让她感觉到中国和马来西亚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具有共通性,而这种共通性也让两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我愿将我感受到的中华文化、湖湘文化传递给朋友、家人,让他们更加理解当代中国。”

来自越南的黄小玉,目前在我校攻读汉语国际教育博士,来长沙仅4个月,但是通过《天宠湖南》,“感觉自己好像成为了湖南万年历史的见证者”。

2019年来到长沙的高翔,目前是我校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研究生,让他没想到的是,长沙在丝绸之路上竟然有着重要的地位,“铜官走向世界,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作为一个文化使者,他直言:“讲好湖南故事,必须先了解湖南历史,不了解湖南历史,怎么讲好湖南故事。我们应该多看这样的故事,才能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湖南。”

五位国际留学生代表发言后,中国学生代表也参与了交流,我院国际传播方向的研究生田逢雪说:“我震撼于这样一个作品能够从万年前湖南乡土文化的历史,延伸到现代湖南。除了宏大叙事,在剧里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个个非常立体、鲜活的湖湘人物形象和细节呈现。推进湖湘文化的国际传播值得我继续思考。”

湖湘文化的悠远厚重、湖南精神的独特魅力深深打动着国际友人,《天宠湖南》为中华文明对外传播架构起一座桥梁。与会专家就“面向世界讲好湖湘故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负责人岳凯华教授认为,看到《天宠湖南》“沉浸式”的演出,就让人感受到湖南历史的厚重。湖南是什么?湖南是怎样的一种面孔?这个剧本就给了我们生动的展示。它不仅仅让“三湘四水”的人了解湖南,也可以吸引五湖四海的中国人了解湖南,更是面向国际展示湖南文化形象的创新表达。

湖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陈功对《天宠湖南》的宏大叙事评价颇高,他认为《天宠湖南》的推出契合天时地利人和,以恢弘的气度,架构湖湘万年宏大叙事,它提炼出的“骨血浪漫生命如花”,唯美而贴切。

我院副院长沈敏认为,“天宠湖南”不应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天之厚宠”。他从文化之旅、寻根之旅、感动之旅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观剧感受,认为《天宠湖南》呈现了一种“血性的浪漫”和“浪漫的血性”交织的独特湖湘精神,是通过舞台艺术表达湖湘文学、文化、精神的一次成功实践。

湖南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绍峰认为《天宠湖南》有非常好的基础,展示了湖南的历史和贡献,作为湖南人,《天宠湖南》让他感觉非常有价值、非常可贵,看了令人兴奋;同时,他也从剧目内容如何更好体现湖南的历史定位、如何将历史片段更有逻辑性呈现、如何让艺术风格更加统一,将湖南故事讲得更准确、更完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次文化考察活动不仅让中外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国际学生代表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信心。

文化体验活动是我院“课内与课外链接,语言与文化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开展更加丰富、立体的文化体验活动和语言实践,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提高汉语能力,了解中国文化。


END